12月1日,蘇州市召開了冬春季水利建設現場會議,研究部署了今冬明春和2017年水利水利的建設項目。計劃完成水利建設總土方1604萬方,總投資18.18億元。要把農村污水處理率提高到80%以上。從這則新聞看出農村污水處理市場前景非常巨大。
1、我國農村污水已成為環保行業公認的下一個投資亮點。
農村污水處理已經成為我國環保行業的主要矛盾。截止2012年,我國設市城市污水處理率已達87.3%,到2013年,設市城市垃圾處理率已達89%,從統計數據上看,設市城市污水及垃圾基本已初步實現全處理。反觀農村污染治理,與城市的差距巨大。2011年我國1.7萬余個建制鎮,農村污水處理率尚不足20%。行政村的污水處理更加落后。我國共55.27萬個建制村,只有4.5萬個建制村的污水或生活垃圾得到初步治理對生活污水處理的僅占9.2%,有一半尚未設置生活垃圾收集點。農村污水處理成為環保行業的下一個待開墾的處女地。
2、農村環境治理資金緊缺的情況正在逐步好轉。
資金需求方面,由于農村地廣人稀,農村污水處理設施規模較小,因此其單位處理能力投資往往較高,管網投資巨大。資金供給方面,目前我國農村污水處理的資金來源主要包括三個部分:一是中央的農村環境專項保護資金;二是的地方配套資金;三是村鎮自籌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配套資金與中央專項資金之比在給各地有較大差別。江蘇、這將、遼寧、山東等經濟較發達地區中央與地方資金投入比例超過1:1.5即使是經濟欠發達地區,該比例仍為1:0.5。地方配套資金的補充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村污染治理資金的緊缺程度。
3、不畏浮云遮望眼,農村機會在眼前首先,城市污染治理的歷史給我們信心。
資金緊缺和運營率低也曾是困擾城市垃圾及污水處置的兩大問題,在這兩個問題的困擾下,我國城市污水處理率從30%左右提升到90%只用了15年的時間。農村只是所面臨的這兩個問題尤為突出而已。我們認為,農村污水治理率的提升。
4、隨著經濟發達的大城市生活垃圾發電能力建設的基本完成,部分生活垃圾處理公司開始向東部發達縣域開拓市場,并借鑒國外經驗,在發達地區的縣域開創了產業園模式,提高了收入,降低成本。今年1月,國中水務與山東省住建廳、山東國新航城鎮建設運營有限公司共同簽署了一份戰略合作協議,協議涉及山東省境內200個示范鎮的供、排水、污水處理建設項目,進入農村水務市場。如果這些項目得以落地,將給公司發展帶去持續動力。